联系我们
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1-12-03 09:10
来源:
商务日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威海市立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日语专业教学课程目录
专业课程:
1.日语精读
2.日语听力
3.日语会话
4.日语读解
5.日本国家概况
6.日语能力等级考试试题讲解
文化基础课程:
1.语文
2.英语
3.数学
3.计算机
4.体育
5.思政
6.历史
7.音乐/美术
8.安全教育
选修课
1. 计算机平面设计 2.音乐 3.篮球 4.韩语 5.美术
实习实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商务日语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威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科学设置。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
日语(Japanese);专业代码:770202
(二)学制
学制三年
(三)招生对象
初中应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及以上者。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具备-定的跨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日语专业人才。目标1:培养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日语人才;目标2:培养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科学思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学习型人才。目标3:培养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运用日语和相关专业知识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五)专业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对话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际工作能力。
(六)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日语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的合作与创新精神。
2.知识要求:日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日本文化、日汉翻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国际交流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日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运用日语进行信息获取、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介绍
(一)主要专业课程:
基础日语、中级日语、日语听说、日语口语、日本概况(文化)、日语能力等级考试
(二)文化基础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思政、历史、音乐、美术。
(三)选修课程:
韩语、计算机平面设计、音乐、美术、篮球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1. 人才培养方案三年教学时间分配表
课程结构表
课程 类别 |
必 修 课 |
选 修 课 |
|||||
限选课 |
任选课 |
||||||
课程 类型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技能课 |
拓展课 |
||||
模块 |
基础模块 |
专业模块 |
拓展模块 |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通用课 |
专业核心课 |
实践课 |
专业专门化课 |
专业课 |
人文课 |
|
课时 |
1209 |
320 |
780 |
840 |
570 |
160 |
160 |
比例 (%) |
31% |
8% |
20% |
22% |
15% |
4% |
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内容
学期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课堂教学 |
专业专门化实训 |
校内外集中实训 |
企事业岗位实习 |
毕业教育 |
机
动 |
复习考核 |
寒
暑
假 |
合
计 |
|||
知识模块 |
技能模块 |
艺术实践 |
考证 、 毕业创作 |
||||||||||
|
|
||||||||||||
一 |
1 |
17 |
|
|
|
|
|
|
1 |
1 |
6 |
26 |
|
二 |
|
16 |
|
|
|
|
2 |
|
1 |
1 |
6 |
26 |
|
三 |
|
17 |
|
|
|
1 |
|
|
1 |
1 |
6 |
26 |
|
四 |
|
16 |
|
|
|
1 |
2 |
|
1 |
1 |
5 |
26 |
|
五 |
|
17 |
|
|
|
1 |
|
|
1 |
1 |
6 |
26 |
|
六 |
|
|
|
|
|
|
19 |
1 |
|
|
6 |
26 |
|
合计 |
1 |
83 |
|
|
|
3 |
23 |
1 |
5 |
5 |
35 |
156 |
说明:(1)每学期可安排20周,每学期有1周机动。
(2)第一学期第1周为入学教育及军训重点进行国防安全教育,第六学期最后1周为毕业教育;
(3)“2+1”课程模式的第六学期安排企业实践、“2+1”课程模式的六学期安排企业岗位实习,不设考试周。
(3)专业专门化实训包含考证、毕业创作。
六、教学课程设置及各学科基本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
1. 德育课(100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5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25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5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25学时)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80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0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内容为:集合、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与圆的方程、排列组合与概率初步等。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 英语(200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8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体育与健康(20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历史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读本(100学时)
通过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掌握就业与创业的有关知识,掌握必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增强参与竞争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确立高尚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念,培育健康的就业与创业心理,正确地选择职业或自主创业,成功地走向社会。
8、安全心理健康教育(100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自我、人际关系、生活态度,对专业的观念、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男女之间、朋友之间的一些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除一些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一些误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9、公共艺术课程:音乐/美术(100学时)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艺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和活动,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有机联系,提高理性认识,发展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何,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专业课程(1940学时)
1.基础日语课程:
课程名称:《大家的日语1》、《大家的日语2》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日语听力课程:
课程名称:《日本语听力》(入门篇)、《新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N5听力》、《新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N4听力》、《新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N3听力》
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听说这门课的基本性质,并以基础会话为中心内容,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日语的实际运用有所了解,掌握日语基本发音及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和习惯用语;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训练学生对日语的反应速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解方式。
3.中级日语课程:
课程名称:《大家的日语中级1》、《大家的日语中级2》《日语能力等级考试N3语法》《日语能力等级考试N2语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中高级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日语考级方面知识,为学生考级打下坚实基础。
4.日语读解课程:
课程名称:《新日语能力等级考试N系列读解》
旨在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日本工作、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训练学会信函、电子邮件、广告等应用,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七、毕业要求及去向:
1、毕业要求
取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完要求的所有专业并达到及格以上成绩,思想政治合格并圆满完成实习实训。
2.毕业去向
凡圆满完成学业,品学兼优,无违法违纪记录的毕业生,可参加春季高考升学、国内合作企业推荐就业、赴国外留学或者研修等。
八、校企合作单位
威海市立派国际贸易公司、威海富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威高医用制品集团等。
人才培养方案